晓峰读宋词丨苏轼浣溪沙middot簌
2022/5/30 来源:不详白癜风怎么治疗好的 http://pf.39.net/bdflx/131204/4302821.html原文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鉴赏 这首《浣溪沙》是苏轼43岁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公元年(元丰元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苏轼在谢雨路上写成组词《浣溪沙》,共五首,这是第四首,描述他乡间的见闻和感受。他用简单几句,既描绘出了一幅很有生活气息的农村画图,又记下了一段向老乡敲门讨茶的经历。看似随手写来,实际上文字生动传神,使一首记闻式的小词,获得了艺术的生命,这就是古典诗词中所讲究的“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这首《浣溪沙》有景有人,有形有声有色,乡土气息浓郁。日高、路长、酒困、人渴,字面上表现旅途的劳累,传达出的却是欢畅喜悦之情。
缲:通“缫”。
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他是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他擅长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书还是读出来最有味道
晓峰天天读
长按扫码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