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时刻,战士凭借一门自幼练成的绝技,奇
2022/12/24 来源:不详中科获平安医院殊荣 http://nb.ifeng.com/a/20180331/6472849_0.shtml
年10月底,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第十旅旅长奉司令员陈赓之命,率部奇袭河南临汝之后,又乘势向郏县发起攻击。
驻守郏县的敌人是国民党整编第十五师师部、第六十四旅一九〇、一九一团,以及第一二五旅的1个营,共有将近多人,兵力多于我军。
11月3日,十旅各团在周希汉指挥下,正式打响了攻城战斗。
我军气势如虹,战至第二天上午十时,已先后控制住郏县城东、城南、城北三个地区,残敌只得退守西北角的龙王庙核心工事,继续进行垂死挣扎。
国民党第五兵团司令李铁军闻报大惊,当即命令整编第三师、第二十师匆匆赶来增援。
周希汉冷静分析了当前形势,认为残敌就歼在即,估计增援之敌至少也要三个小时才能抵达郏县,如能抓紧时间,完全有希望在援敌到达前结束战斗。
因此他调整了作战部署,命令每个团抽一个营由旅部直接指挥,向敌军核心阵地发起猛攻。
担任正面攻击任务的第二十八团一营由西南突破敌人设在龙王庙的前沿阵地后,向以敢打敢拼著称的第二连冲在最前面。
这时,敌人利用一堵高墙,以猛烈的炮火和重机枪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
二连连长郭永忠为摧毁前进障碍和敌人的火力点,带着两个班的战士机智地爬上附近一处民房的房顶,并指挥一门小炮向对面的高墙轰击。
由于这堵高墙异常坚固,小炮的炮弹打光了,也只在敌人的高墙上轰出一个洞,而且敌人很快就封锁了洞眼,加大火力封锁通道,部队还是冲不上去。
部队迟迟打不开局面,时间却一分一秒在不断流逝,敌人的援军正在急如星火地往这边赶来,如果不能尽快夺取敌阵地,必然会让我军腹背受敌,后果将不堪设想!
就在营连指挥员乃至旅长周希汉心中万分焦灼之际,郭永忠身后的一名战士突然大吼一声“他娘的!我就不信这个邪!”
紧接着他从房顶上跳了下来,冒着密集的弹雨,不顾一切地向敌人所在的高墙冲了过去!
这种压倒一切的气势,不仅让二连指挥员喜出望外,也让原本得意忘形的敌军官兵大吃一惊:“这家伙到底是什么来头?这么不管不顾地往枪林弹雨里面钻,真不要命啦!”
这个冲向敌阵的战士,堪称是一个身怀绝技的特殊人才,他就是连部通信员卫小堂。
由于此前我军连续冲击无果,因此敌人有肆无恐,多多少少放松了警惕。没想到卫小堂这么不怕死,低头朝着高墙猛冲,竟然趁着敌人这一愣神的工夫,冲到了高墙脚下。
按理来说,独自一人冲到高墙脚下是无法对敌人形成威胁的,因为你没有梯子可爬,也不可能长出一对翅膀来,飞到墙头上去。
可是卫小堂心中自有主意,因为他打算凭借一手绝活,攻破敌人的高墙。
什么绝活呢?就是他极为精准的手榴弹投弹技术。
卫小堂是山西泽州人,年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就给地主放羊。为了对付那些在山上、田间乱跑乱窜的羊,他就用扔石头的办法来吓唬羊。
没想到时间一长,他竟然练出一手用石头指哪打哪的绝技,据说是瞄准羊的右角就绝不对打到左角。
18岁那年,卫小堂参加了八路军,他在部队里把扔石头的绝技升级为扔手榴弹,成为全军闻名的“神投手”。
现在敌人凭借一堵高墙挡住我军去路,恰恰是卫小堂大显身手的机会。因为他已经观察到,打败敌人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手榴弹扔进高墙上的枪眼里去,炸死高墙后的敌人。
不过,要做到这一点难度极大,因为手榴弹必须由下往上扔,而且必须把投弹的角度、力度控制得分毫不差,让手榴弹正好沿着一条弧度极高的抛物线投进枪眼里,在高墙后面爆炸。
而且时间也必须拿捏得分毫不差:扔太早了,会被敌人扔回来炸伤或炸死自己;扔太晚了,手榴弹还没钻进枪眼就爆炸了,同样只会让自己遭殃。
稍微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这实在是太难了!也只有卫小堂这个全纵队最出色的投弹手敢于接受这个挑战。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卫小堂连续扔出8颗手榴弹,竟无一偏离目标,全都精确无误地扔进高墙上的枪眼里,一个接一个地爆炸了!这真是战场上少有的奇迹。
随着爆炸声接连不断地响起,高墙后面的80多名敌人被炸得鬼哭狼嚎,这道看似“坚不可摧”的防线瞬间被瓦解。可以说,卫小堂以一人之力,奇迹般地扭转了原本无比危急的战局!
连长大喜,果断指挥攻击部队乘势冲破了敌人的这道防御屏障。
前进途中,连长和指导员均负伤倒下,冲在前面的卫小堂便又冒着枪林弹雨返回来抢救连长。
他把连长背到一个隐蔽处后,见敌人缩进一座大院子里继续顽抗,又扛起炸药再次冲上去,炸塌了院墙,引导全连打进院子,俘敌人。
随后,各部队勇猛冲击,经过1小时的激烈战斗,终于将守敌全部歼灭。
郏县战斗结束后,卫小堂被第四纵队评定为特级战斗英雄,并被提升为二连一班班长。
郏县战斗结束后,以投弹绝技奇迹般扭转战局的卫小堂被第四纵队评定为特级战斗英雄,并被提升为二连一班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