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苏园,邂逅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

2025/5/2 来源:不详

北京哪能治好白癜风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郏县三苏坟,现已经建成“三苏园”景区,位于河南郏县城西27公里处的小峨眉山东麓。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苏辙与其父苏洵衣冠葬此,至今有近年的历史。三苏坟景区主要由三苏陵园、广庆寺、三苏祠组成。三苏陵园,总面积平方米,坐北向南。,小峨眉山旁,一尊4.2米的东坡中年布衣像高高伫立,东坡面朝西南,手握书卷,眉头紧簇,令人观之顿生悲天悯人的心境。四株苍翠挺拔的古柏掩映着神道,这几株栽种于宋代的侧柏,粗壮遒劲,树皮纵裂旋转,布满沧桑,虽经过近千年风雨,仍生机勃勃。拾级而上,雕刻精美的望柱、石马、石羊、石虎和石人于神道两侧依次侍列,庄严肃穆,这么隆重的陵园规制,于古代文人来说是比较少见的。神道尽头,三苏坟院四周有墙垣围护,门两边立有石狮蹲守,颇具威严。门楣上悬挂“三苏坟”之匾,一下子就让人肃然起敬。院门两旁“一代文章三父子,千秋俎豆两峨眉”的对联,则概括了三苏的生平。进入大门,面前陡然一座高5米、宽3米的红石牌坊,横眉镌刻“青山玉瘗”4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背面是明代进士、浙江右布政使王尚絅的《祭三苏先生文》。“瘗”,是掩埋和埋藏之意,却饱含了苏轼的伤怀之情。“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的诗句,取自)苏轼《狱中寄子由》诗。当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身陷囹圄,感觉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惶恐匆忙间写给弟弟苏辙这首绝命诗。纵观苏轼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但其历尽沧桑又枯木逢春。此等跌宕人生让苏轼感慨之意达于其词句:“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过石坊,堂后为祭坛,坛后三冢隆起,中为苏洵衣冠冢,东为苏轼墓,西为苏辙墓。三墓西南一字排列6个墓冢,为苏氏六公子墓。老泉即苏洵,为二苏之父,其衣冠冢居中,而苏轼和苏辙墓分伺左右,站在这古冢前,追古思今,令人感慨万千。这可谓:“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园内。苏坟院内遍植柏树,有古柏株,多为明、清时所植,枝繁叶茂,苍翠挺拔。最令人感到奇特的是这些柏树的树干均向西南方倾斜。有传说是因三苏品德感动草木,草木皆随其心意所向,倾斜遥望家乡四川眉山,几百年来被人们称为“思乡柏”。据史料记载,清代郏县县令张笃行拜谒三苏坟,夜深人静忽听雨声大作,开门看时,屋外却是星耀月明,遂写词记之曰:“风声瑟瑟雨声哗哗,风大不鼓衣,雨大不湿襟。”从此“苏坟夜雨”成为郏县古八景之一。苏园听雨此刻虽是白昼,但我分明感到有阵阵萧萧风声,细听如哗哗雨声,时近时远。醒过神来却是风吹树动,寒意袭人。在这夏日的午后,墓园内,几百棵柏树蓊蓊郁郁,遮天蔽日,斑斑阳光洒在布满青苔的林间。整个墓园中,似乎只有我一个人,一两声孤独的鸟鸣声从远处传来,说不出的静。一代文豪业绩彪炳千秋,但一生仕途坎坷,入世出世间不忘兼济天下和独善其身。千年以后的我辈后人却还在在沉迷物欲,真该在这苏园夜雨中顿开茅塞啊!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91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