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三洋铁路郏县黄道站首列集装箱货
2022/6/4 来源:不详三洋铁路郏县黄道站
首列集装箱货运专列成功试运行
□记者孙书贤
4月12日上午9时17分,三洋铁路首列集装箱运输专列次列车到达三洋铁路(三门峡-江苏洋口港)郏县黄道站开始装载货物,列车编组36辆,装载35吨敞顶集装箱72只,满载石料。18时45分,随着一声汽笛的长鸣,专列从三洋铁路郏县黄道站徐徐向东开去,22时49分到达许昌灵井站,这标志着三洋铁路郏县黄道站首列集装箱运输专列试运行取得成功。
据了解,三洋铁路是国家“十三五”铁路网规划建设的一条中西部地区出海通道,途经3省13市27个县(区),全长公里,其中河南段全长公里。它是一条横贯河南全境及皖北、苏北地区的重要客货运干线通道,不仅能有效分流陇海线运量,缓解京沪线客货运输压力,还能搭上郑欧班列,有力促进中西部贫困地区资源开发外运和沿海发达地区物资内运,拉动铁路沿线地区融入“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大格局,成为我省一条通向大海、走向世界、连接海上“丝绸之路”的新通道。
黄道站是三洋铁路郏县段以东较大的一个综合性客货运输站,总投资2亿多元,占地23万多平方米,年3月开工建设,年6月30日压道通车。黄道站建有综合办公楼、信号指挥楼、机车和线路维修车间、货运站场、客运站场等设施,具有货运、客运、集装箱运以及机车调度维修等功能。设计12道轨,现已建成投入运营3道轨。黄道站货运列车开通后,年运输能力在万吨以上,日需货源1万吨左右。开展集装箱运输是贯彻落实国家运输结构调整、发展多式联运,打赢蓝天保卫战和污染防治攻坚战等重大战略的具体举措。
苏轼雕像落户河滨公园
昨天,市河滨公园里,游客从苏轼雕像旁经过。当天,记者在市河滨公园看到,一座高约2.2米、长约3.5米的汉白玉苏轼雕像在园中银杏路北段落成,雕像一部分是苏轼全身像,一部分雕刻着苏轼的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增添了园区的国学文化气氛。本报记者李英平摄
首届河南省风筝公开赛落幕
我市选手郭振丽获两项比赛第一
□记者丁进阳
首届河南省风筝公开赛于4月13日、14日在开封市举行,我市选手郭振丽获得龙形风筝、翅类风筝两项比赛第一名,平顶山市代表队荣获团体一等奖。
本次比赛由河南省风筝协会主办,指导单位为河南省社会体育管理中心。竞赛项目共8个,龙形风筝、翅类风筝、板类风筝、串类风筝、盘旋类风筝、软体风筝、双线运动风筝和四线运动风筝。全省共20支代表队名选手参赛。
市老年体协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平顶山市老年体协风筝委员会选派8名选手组队参加。经过两天的激烈比赛,我市选手郭振丽在比赛中表现出色,获得龙形风筝、翅类风筝两项比赛第一名;刘金龙获得串类风筝第三名;牛旭春获软体风筝第四名,王东欣获得盘旋类风筝第七名。另外,我市代表队还收获了团体一等奖、优秀组织奖和体育道德风尚奖。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鹰城
平博牡丹节吸引上万市民
□记者娄刚
4月13日上午,平顶山博物馆热闹非常,成千上万的市民赶到这里,参加平博第三届牡丹节。姹紫嫣红的牡丹、精彩纷呈的表演,以及其他别具特色的活动,令市民赏心悦目,收获多多。据不完全统计,当天在馆内外参观的市民超过1万人次。
据了解,平顶山博物馆周围有牡丹近万株,多个品种,其中不乏名贵品种,每年春季花开时,都会吸引大批市民观赏。今年,平顶山博物馆和市美术馆联合举办第三届牡丹节,推出9项精心准备的文艺活动,别具吸引力。
当天上午9点半,平博第三届牡丹节拉开序幕。该馆社教老师与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共同演绎的茶艺表演《大宋茶情》、平博暑期志愿者小讲解员的“青花瓷”、馆内工作人员与志愿者共同表演的街舞秀、“无声天使”的“花球操”、志愿者朗诵《牡丹,雍容一座城的花事》等节目,内容新颖,让人耳目一新,令观众赞不绝口。其中,“花球操”由平顶山特殊教育学校的“无声天使”为本届牡丹节精心准备,小天使们动作整齐、情绪饱满,传递出满满的正能量,现场掌声不断。演出后,“无声天使”们参与到平博《云走鹰飞话鹰城》系列课程之《古地新城蒲城店遗址》历史课堂中,感受鹰城文化的魅力。
牡丹节不仅为市民呈现了精彩的文艺演出,更有旅日画家刘元红的讲座《牡丹之歌》、平博与市美术馆联合推出的《唯有牡丹真国色》墨彩牡丹邀请展及《水墨丹青》儿童创意扇子画等活动,令参与者得以全方位、深入地了解牡丹文化。
手机读
晚报
作为《平顶山晚报》的官方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