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的文化高地,一代文豪苏东坡的魂归之

2024/5/29 来源:不详

每一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古村镇,不论规模的大与小,繁华与衰落,它们都是这座城市历史的缩影,文化的沉淀。平顶山,别名鹰城,豫中地带,历史悠久与人文璀璨之地。千百年风雅沐浴,无数美好的古村镇依旧散落其间,别有久远故事和美好风景。今天就为大家介绍郏县苏坟村,别样的风情,一样让你流连忘返。苏坟村位于郏县茨芭镇,洛汴古道上,这是一个有着多年历史的古村落。在村落的角落中,几百棵古柏的掩映下,有三座小小的古墓,这里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苏氏兄弟的墓地。苏轼是四川眉山人,按照中国落叶归根的传统思想,苏轼兄弟二人也应在去世后回归故里。其实不然,苏轼兄弟并没有埋在四川眉山,而是葬在了距离眉州千里之外的郏县。苏轼的一生先是平步青云,经历短暂的繁华与荣光后,其后人生路变得极为坎坷。因受到排挤,所以苏轼多在地方为官,一生辗转多地。苏轼一生极为艰难,又没有殷实的家财,更何况是戴罪之身,死后不敢回到家乡连累其家儿老小。于是想要选择一处自己曾待过的地方作为终老之地,苏轼生前曾来过郏县,因爱这里山青水秀,景色宜人,“绝类家乡峨眉山”,而且此地北靠嵩山,南面汝水,是个百年后不可多得的安静居所,遂将此地择为身后归骨之所。此后,苏轼之弟苏辙于许昌病逝后也安葬于此。前文中说到,古柏树下有三座古墓,那另外一座是谁的呢?另外一座是苏轼兄弟二人父亲苏洵的衣冠冢。在苏轼兄弟逝去的二百多年后,这里成了苏家异乡的祖坟。后人觉得从蜀中到中原相距甚远,苏轼父子魂灵来往不便,于是便在此地建造了苏洵的衣冠冢,自此成了三苏坟。“三苏坟”现在叫“三苏园旅游区”,一座仿古的大门楼,门楼的右前方有一块青石的标志碑,上面刻着三苏坟大字,为启功先生手迹。进入墓园,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古老的花岗岩石坊,坊额为“青山玉瘗”,柱联是“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苏轼病逝后,人们在墓地上栽了一千多棵柏树。岁月沧桑,现在就只剩下这三百多棵了。这些柏树都有一个特征就是统一朝西南方向倾斜。每当东北风吹来时,枝叶相互摩擦发出的声音,就如下雨的声音,苏坟“夜雨”就是这样来的。其实在平顶山类似三苏坟这样的古迹有很多,在地方史上都有着浓厚的一笔。但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古迹都处于荒草之中,长期无人打理。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不少这样的古建烟消云散,实在是让人痛心。多年过后,这里是否会被拆迁,青砖黛瓦被高楼代替,时间也将历史的记忆抹去,曾经的老街也只能成为历史书上几千字的记载。大家不妨说说你周边还有哪些古迹,让更多的人知道那里,只有得到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71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