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郏县幸福院里幸福长中国乡村振兴

2022/11/3 来源:不详

82岁的姚战学是河南省郏县薛店镇东关庄村的一名五保贫困户。因故土难离,姚战学始终不愿意去敬老院居住,平时都是自己做饭吃,经常是做一顿吃一天,夏天吃馊饭,冬天吃凉饭。

自从入驻了幸福院,姚战学逢人就夸:“真没想到,我这孤老头子这辈子还能过上‘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好日子。现在在幸福院里,饭菜新鲜便宜不重样,逢年过节还有节目看,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啊!”

郏县总人口65万,60岁以上老人有11.37万人,占总人口数的17.59%,其中,农村鳏寡孤独和贫困病残老人占13%。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中,60岁以上老人有人,占比高达27.67%。在农村普遍存在“照看一个人,拖累一群人,致贫一家人”的情况。

“为破解农村特殊困难群体养老难题,年以来,我们从解决农村贫困、独居老人的生活照料、人际交往、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需求出发,按照先行先试、科学推进的原则,实施了农村幸福院工程建设。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成农村幸福院68所,入驻老人人,开发公益性岗位68个,累计余人参与幸福院服务工作。”郏县县委书记丁国浩介绍说。

河南省平顶山市市委书记周斌、副市长张庆一,郏县县委书记丁国浩到幸福院调研慰问

因地制宜,小修微改,

让老人“老有所养”

“俺买了电视机、扑克牌、跳棋等休闲娱乐用品,把俺家的宅院改建成了全乡第一家幸福院,无偿提供给村里的贫困、独居老人使用。”渣园乡范寨村支部书记张根志介绍说。

在幸福院建设上,郏县鼓励各村按照“因地制宜、小修微改、稳步推进”的思路,对现有闲置校舍、村委会闲置房屋或村民空闲院落进行修缮和改建。设立休息室、娱乐室、阅览室、活动室、配餐室、餐厅“五室一厅”,配备桌椅、电视机、棋牌等物品,满足老人基本的生活、娱乐需求。

“在全县幸福院中,我们利用闲置房屋改建的有42个,爱心村民无偿提供宅院的有25个,新建的有1个。为扶持各乡镇(街道)幸福院建设,我们为首批建成的32家幸福院每家给予3万元的改建补贴。”郏县县长王景育介绍说。

多措并举,强化管理,

让老人“老有所依”

“俺兄弟俩住的离家远,老人也不想离开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让俺爹在幸福院里吃饭俺放心!这不,刚又给幸福院交了一年的钱!”长桥镇兴店村村民张应利说。

为规范完善幸福院的管理,郏县出台了《郏县农村幸福院建设指导意见(试行)》《幸福院八项规章制度》,明确了农村幸福院的性质、接纳对象和条件,建立了幸福院管理、监督和检查机制,加强了对农村幸福院活动室、休息室、安全、服务、值班、食堂、卫生、财务等方面的管理。

“我们为每个幸福院购买一个公益性岗位,每人每月元,优先聘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负责幸福院食堂运行、卫生打扫等工作。幸福院水、电等日常运行费用由所在村利用村集体经济收入统筹解决。幸福院食堂实行零利润定价的原则,对入驻老人实行统一标准收费,原则上每人每天不超过10元。另外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老人,县财政拿出专项扶贫资金,依托红牛主导产业,创新资产收益扶贫模式,采取“龙头企业+村集体+贫困户”形式,为在幸福院就餐贫困老人每人每年发放元的就餐补贴。”郏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何卉说。

加强协作,提升服务,

让老人“老有所乐”

垒起灶台,包起饺子,敲动锣鼓,唱响大戏。

每逢节日,郏县长桥镇双槐赵村妇联的“四组一队”(发展组、权益组、宣教组、家风组和巾帼志愿者服务队)志愿者便会来为老人包饺子,镇卫生院医护人员为老人测量血压,村支书王改叶为老人理发……幸福院里一派忙碌和谐的景象。

“我们结合各村实际,分类指导,鼓励、支持、引导各行政村边建边探索新的养老模式,为入驻老人提供日间照护,吸引农村独居老人入驻幸福院。”郏县县政府党组成员黄运宏介绍说。

在郏县,各部门、社会各界以及爱心人士关心支持幸福院的氛围已经形成。郏县妇联利用“四组一队”,组织基层留守妇女为幸福院老人提供政策宣传、日间照护等服务,定期在幸福院举办“三句半”、扇子舞表演、快板表演等文化娱乐活动,已累计开展政策宣传、日间照护等服务余人次。郏县卫健委组织各乡镇卫生院,每月到幸福院为老人免费体检、宣传健康知识,并为每位入驻老人建立一对一健康档案,动态监测老人身体状况。同时,郏县各乡村依托乡贤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23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