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汝州巡礼明代刘济墓刘占江
2023/2/15 来源:不详▲刚刚建成的刘济塑像
刘济墓,当地称“刘孝官坟”,位于古汝州郏邑(今郏县)莲花山下。明朝宪宗皇帝御赐墓前左右置石龟,立青石牌坊三座(其中之一曰:孝行坊),石羊石马石猴列站两边,植两排橿树18棵,建马鞍石桥一座,并广植柏树于冢后山岭。
▲正在兴建中的“刘孝官公园”(航拍:阿贞)
解放后,因“破四旧,立四新”运动,墓前碑刻、石像生、石牌坊及石桥等均毁于一旦。文革后期各地烧制粘土砖成风,因刘济墓区土质肥厚,被人挖成今天的模样。
▲俯瞰刘济墓山脉,右边为谒主沟村(航拍)
为避免有着多年历史的刘济墓遗址再遭破坏,郏县人民政府于年在墓前树“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石碑一通。近日,当地政府又顺势而行,以创建文明村落为契机,积极筹资兴建以“廉政、孝道”教育为主题的“刘孝官公园”旅游景点,对刘济墓遗址进行有效保护。
▲正在兴建中的“刘孝官公园”(南段)刘济(生卒年月失详),字洪仁,号青云,汝州郏邑黄道人,明代官员,汝州乡贤。明景泰丙子科(年)举人,历任乾州(今陕西省乾县)、徽州(今安徽省歙县)知州,官至辽东苑马寺少卿,被明宪宗皇帝(—年)御封为“刘孝官”。
▲俯瞰刘济墓位置,山下村子为谒主沟村(航拍)
刘济在河南乡试中举后,授乾州知州。在任期间,爱民如子,深受百姓拥戴。明成化二十年(年),关中发生饥荒,由于措施有方,使老百姓安稳渡过难关。当他离开乾州,要到徽州赴任时,老百姓纷纷拥上街头,攀着他的轿,握住他的手,依依不舍,泣泪相送。刘济走后,乾州的百姓为刘济建生祠、立功德碑,以表敬仰之情。
▲眺望刘济墓位置刘济的政绩及忠孝深得明宪宗朱见深赏识,不久被选拔为辽东苑马寺少卿,为国封疆戍边。在此期间,刘济虽身居高官,但两袖清风,他还把查缴宿弊所得的二十万两黄金,分厘不留,全部上交户部。他致仕回归汝州故里时,行囊空空,只带了一块玩石作纪念。如今,在当地流传有“事亲至孝”、“稀糊做皇帝”等传说故事。
▲待修的“刘孝官”——刘济墓刘济之子刘棐,字希召,号“三山”,好书法,楷书造诣很高。明正德六年(年)参加河南乡试,中举人,被选送国子监深造。后避离京师,归返故里,未仕而卒,被荐举为汝州乡贤。其妻唐氏时年只有二十岁,终身守节无嫁。
▲清康熙《汝州全志》对刘济及其子刘棐的记载
▲树在刘济墓前的县级文保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