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筷挑起故乡情,这碗郏县饸饹面香飘万里

2022/6/28 来源:不详

过生日吃一碗长寿面寓意福寿绵长,

国庆节吃一碗国庆面祈福国泰民安,

国庆吃面似乎已经成为国庆“新民俗”。

无论东西南北,

每个地方每个人都有一碗

属于自己的面。

作为地道的河南人,

面食吃一辈子都吃不够,

那是渗透到骨子里的一种爱,

河南的面食可谓花样繁多,有数不清的味道。

今天的“国泰民安国庆面”系列美食节目

“美味家乡面,浓浓中国情”

第六期,

就来说一说咱们的郏县饸饹面。

01郏县饸饹面

郏县,隶属于河南省平顶山市

位于河南省中部偏西

是仰韶文化、龙山文化、

裴李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不但历史悠久,景色也非常的漂亮

所以引来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

传统美食更是让人直流口水!

郏县饸饹面是河南郏县地区

一道用料考究、独具特色

已有千年历史的传统特色名小吃

简称郏县饸饹

早在多年前

先人就用牛角钻6-7个小孔

孔如粗麻线大小,面糊放入牛角内

落入沸水锅中煮成面条

传说,清朝康熙年间

康熙皇帝指专人对全国风味小吃进行统计上报

而"河漏"也被作为其中一种上报朝廷

一天,康熙寻找名吃时,看到“河漏”

因其名字古怪而引起注意

随命人做好食之

吃后对其独特的风味赞不绝口

但因名字“河漏”的谐音与治理河道不协调

便挥笔把“河漏”改为“饸饹”。

根据郏县县志中的记载

据传

郏县饸饹面是明初由陕西传入的

最初以荞麦面为主料

配以熟羊肉、葱花等熬制的羊肉汤

当时,居民使用一种叫饸饹床子的工具

“自制自食”

清末时,以小麦面代替荞麦面

口感营养更胜一筹。

 还有传说是民国初年

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有一陕西人逃荒至河南郏县

并在当地做起了“饸饹”生意

因其做工讲究,味美价实

备受民众喜爱,食之者众多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郏县饸饹的制作

也由过去笨重的制作方法改为机械制作

佐料更加丰富

在原来用料的基础上

增加了肉桂、枸杞

等十余种养气滋补的中药佐料

加上祖传的配料秘方

更具暖胃祛寒,滋阴壮阳的保健功效

如今,从事饸饹生意的郏县商户

被媒体誉为“郏县饸饹人”

“郏县饸饹人”的身影已遍及全球

02郏县烧鸡

郏县烧鸡是当地人吃得比较多的菜

这道菜的主要食材就是当年长大的鸡仔

将鸡肉用盐先腌制入味

然后和各种香料一起熬制

煮熟以后出锅千万不要用刀切

直接用手撕成块儿就行了

这样的吃法比较传统

就像是梁山好汉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感觉

让人觉得特别的爽

03郏县三郎庙牛肉

三郎庙牛肉始于宋、盛于清

是康熙年间著名的老字号贡品牛肉

选用中国八大优种牛之一的郏县红牛

采用天然植物香料与“玉泉”水腌制而成

色红肉嫩,味道鲜美

是无数在外的平顶山儿女

魂牵梦萦的家乡美味

河南经济广播《聚惠吃》节目组、新媒体组

FM.2河南经济广播你的分享、点赞、在看我都喜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8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