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父子与河南郏县的缘分,郏县三苏园
2024/5/29 来源:不详北京白癜风在哪家医院治疗比较好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xcxbdf/欢迎来到乐途侣行,一起分享自驾路上的美景与人文历史。郏县,现隶属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其历史可谓久远,周康王时(公元前年—前年就被称为“夹”,距今已有年的历史,公元前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并正式在该地区设立郏县,隶属颖川郡,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郏县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积淀丰富而深厚,许多历史事件如孔子过郏、魏武帝曹操驻军摩坡、魏晋名士王戎逝郏、唐歧阳公主逝郏、柿园战役等都发生在该县。该县还为郏姓的祖庭,为汉族马姓的发源地。境内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裴李岗文化遗址,还有唐宋八大家的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苏辙的墓地,及父苏洵衣冠冢,称三苏园,始称“三苏坟”。据记载,公元年,苏轼病死于常州,遵照他的遗嘱,苏辙、苏轼的幼子苏过将其葬于郏县。公元年,苏辙在许昌去世,其子依嘱将他葬在苏轼身边。元代,郏县县尹杨允在苏轼、苏辙两座坟墓之间为苏洵建造了衣冠冢,因此称为“三苏坟”。三苏墓冢由东北向西南“一”字排列,东北第一座墓为苏轼墓,中间为苏洵衣冠冢,西南为苏辙墓。每座墓冢高约两米,冢前均设有石案、石供、石碑,石案正面浮雕有莲花、马、鹿等装饰图案,墓碑上分别刻有“宋东坡子瞻苏先生墓”、“宋老泉苏先生墓”、“宋颍滨子由苏先生墓”。园内还有保存完好的全国唯一的一座元代三苏塑像,有闻名全国的四大回音建筑之一的蛤蟆踏,有金、元、明、清的碑刻,有“大江东去、东坡诗词、东坡礼赞和东坡手迹碑”的东坡碑林,有元、明、清三个朝代种植的柏树,并且这些柏树无一例外都向西南方向长,传说是在遥望四川眉山‘三苏’的老家。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词人、诗人。二十一岁中进士,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公元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人称“苏东坡”。其人生三起三落,跌宕起伏,极为坎坷。东坡先生有一位如雷贯耳的伟大父亲,苏洵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养育了苏轼、苏辙两个儿子。朱德曾写诗赞“一家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他还有一位感情最好的兄弟,苏辙,字子由,曾官至尚书右丞、门下侍郎,他们是兄弟,是师生,是诗词唱和的良友,是政治上荣辱与共的伙伴,是精神上相互勉励安慰的知己。“一代文章三父子,千秋殂豆两峨眉”苏东坡老家在四川眉山,最后客死常州。然而他并没有落叶归根,也没有安葬在常州,而是选中河南郏县作为“归宿”。这让人颇为费解,历史上对此解读也颇多。笔者更加赞同如下说法:公元年时,苏东坡做官行至豫章(江西南昌)时,接到弟弟苏辙的来信,邀他全家到许昌同住,彼此有个照应。同时信中还谈到苏辙的幼子苏远之妻黄氏病殁,因苏家祖茔原在四川眉山县老泉山,路途遥远,因此打算在汝州郏城的自有土地上辟设苏家墓园,先葬远之妇于此,征求兄长的意见。当时苏辙已买田汝州郏城县,子孙全家全部搬迁,并打算安居至此。谁知朝局发生变化,苏轼未能与弟团聚,只托书信与弟苏辙,信中除了解释不能前去许昌的原因外,还谈到墓地之事,让弟弟单方决定,既然八郎妇可用,自己为何不能用?苏东坡一生仕途坎坷,历遭磨难,早已看破红尘,随遇而安,并不重视身后葬地这类俗事,就这样一言遂决。所以,他后来也就葬于郏城。11年后,即年苏辙病逝,葬于兄墓之左。元朝至正年间,其父苏洵衣冠冢于两公墓之中,千百年来,前往凭吊者络绎不绝。无论当时真实情况如何,唐宋八大家的苏轼兄弟,安葬于郏县,和郏县这座千年古县城有着不解的缘分。喜欢山水自驾,喜欢历史文化,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