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小峨眉山下,安息着北宋三苏,如
2025/3/4 来源:不详北京哪家医院治白癜风费用少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zn_bjzkbdfyy/“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在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中,苏家父子(苏洵、苏轼、苏辙)就占了三个,这形成了中国文化史上一个独特的文化体系——三苏文化。三苏园景区,座落在小峨眉山下,是中国唯一一个寺祠合一的古建筑,这里安葬着苏轼、苏辙两兄弟的遗骨和其父苏洵的衣冠,是父子三人的安歇之地,至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苏家父子整个景区坐北朝南,有一条神道贯穿景区,主要景点有三苏陵园、东坡湖、广庆寺、三苏祠、三苏纪念馆、东坡碑林、东坡中年布衣塑像、金娃迎宾道、苏仲南夫妇墓、梁氏墓等。景区全貌神道两旁屹立着古松柏,石柱、石马、石羊、石人等相对排列在甬道两侧,主要景点有红石牌坊、飨堂、祭坛、三苏坟、苏坟夜雨等,庄严肃穆,仪式感十足。三苏陵园红石牌坊,坊楣上有“青山玉瘗(yì)”四个行书大字,两边的石柱雕刻对联“是处青山可埋骨,佗年夜雨独伤神”。当时,苏轼遭遇“乌台诗案”,被关押在御史台监狱,这首《狱中遗子由》就是他写给弟弟的绝命诗。红石牌坊飨堂,始建于元代,后于清康熙四十九年(年)重建,是古代官员拜谒三苏的场所,主要用于悬挂挽联、挽幛、祭文、颂辞等。如今,堂内仍立有各代碑刻,四壁还嵌有众多石碣。飨堂祭坛,位于飨堂后面,用青砖铺地,青石围边,为明清筑台围栏式结构,古朴典雅,是历代举行祭祀仪式的重要场所。三苏坟,由三个墓冢组成,其内安葬着苏轼、苏辙的遗骨和其父苏洵的衣冠。年,苏轼在常州逝世,次年六月遗骨移至郏(jiá)县;十年过后(年),其弟苏辙卒于颖昌,并随兄长葬在此处,史称“二苏坟”。元至正十二年(年),郏县尹杨允前来拜谒苏坟,偶然发现只有“二苏”,于是就将苏洵的衣冠葬于中间,世称之为“三苏坟”。至此,这里成为探寻三苏身后事的幽地。三苏坟苏坟夜雨,位列郏县八景之首。陵园内种植着近六百棵古柏,所有古柏均往西南方向倾斜,仿佛寓意“三苏”思乡之情,故名“思乡柏”。据说,每当夜深人静之时,柏树林就会传出一种奇怪的声音,声如落雨,苏坟夜雨由此得名。广庆寺,由南天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厢房和钟鼓楼等建筑组成,均为一进三院、寺祠合一结构,被誉为“中州名刹”。大门正上方悬挂有“广庆寺”匾额,两侧为“大江东去思居士,花雨西来念法师”对联,体现了后人对“三苏”的景仰。再加上该寺曾得到宋仁宗敕修和宋高宗赐名,因此历来被佛门弟子所推崇。广庆寺东坡湖,水面清澈,四周绿树环绕,湖面和近滩占地为66亩,代表着苏轼享年66岁;小岛到堤岸的距离恰好为6.25米,代表着苏轼于年6月25日安葬在此。东坡湖三苏祠,始建于元代至正年间(公元年),内设元代所塑的三苏彩色像,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保存最早、最完整的三苏泥彩像。祠外有金、元、明、清历代石碑,当中以《三苏先生佳城图》碑最具特色,价值极高。东坡碑林,为纪念苏轼病逝九百周年而建,主要由大江东去碑园、东坡诗词碑园、文赋碑园、礼赞碑园等部分组成。碑林内汇集了近两百位书法家书录的大量苏轼诗文,是中国第二座以苏轼著名诗、词、文为主要内容的大型碑林。苏轼中年布衣像,由磨光青石砌筑而成,工艺精湛,形象逼真。放眼望去,手持书卷的苏轼面向西南方,这既象征他为国为民、积极进谏的气概,也表达了他思念故乡的情怀。苏轼中年布衣像金蛙迎宾道,位于苏轼中年布衣像前坡的青石台阶附近。阶下均为甬道,据说,站在离台阶十余米的甬道上,拍手或跺脚,就会听见“蛙鸣声”,清脆悦耳,人称“蛤蟆踏”,被列入中国四大回音建筑。苏仲南夫妇墓,是苏辙次子苏仲南与妻子的合葬墓,墓志铭为“宣和五年十月晦日,合葬于东南巽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