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襄城县最大的景点,现在竟然不收费了
2024/1/26 来源:不详襄城县西南,有山名曰紫云山,现已经建成紫云山森林公园。周末自驾游至此,竟然发现早就不收费了,虽然需要交停车费10元,总比几年前需要买门票30块钱便宜得多。刚刚进入紫云山森林公园,一阵凉风迎面扑来,不愧是森林公园啊!顺着林间大道,一步步走进公园。闲适的人群三五成群,徜徉其中。路边水池中的荷花路边水声潺潺,池塘连连。池塘中的红、黄荷花正在开放。没想到在这山中竟然也有一个湖泊。青山绿水,令人心旷神怡。从小湖前行不多时,路边现一竹林,茂林修竹,幽雅之地。原来是著名的紫云书院到了。紫云书院门前的石牌坊紫云书院初建于明成化四年(年),为户部尚书李敏母丧回乡守制期间读书讲学处。紫云书院建于红石建造的高台上。台高2.7米,长30米,宽22.4米,面积余平方米,全用红石垒砌。台上现存门楼一座及大殿、东西配殿、东西厢房各三间。李敏(-),字公勉,襄城县人,明景泰(年)进士,官至户部尚书,弘治四年二月病逝,享年66岁。赠太子少保,谥“恭靖”。李敏历仁景泰、天顺、成化、弘治四朝,为耆宿重臣,政绩、学风等方面多有建树,为一代名臣。李敏手植树书院四周原有莲沼、观澜桥、辞君亭、吉祥洞,南屏、墨香泉等胜景,遗址今犹可寻。明成化十八年,李敏奉诏建紫云书院,集书数千卷,从学者日众。书院购地数十亩,供诸生膳食补敏在此,与诸生讲习程朱之道,立约期行,大兴理学之风,影响甚巨,一时称著中州。随着旅游事业的开发兴起,书院重新装饰一新,建造巨型山门、整修登山石径,新建观景台亭等,使紫云书院又成为宜人的旅游胜地。紫云书院历代为襄城县重要的游览胜地,如今周围又建成了森林公园,茂林修竹,秀丽雅静。特别是到了深秋季节,层林尽染,红叶流丹,诗意盎然。自古以来这里的“紫云残雪”盛景一直被诸多文人雅士所赞誉。阳春之际,残雪犹存,银装绿韵,极富观赏情趣。当年李敏曾作诗赞云:残雪西山尚未收,更逢晴日送光辉。冰崖拔地三千尺,玉柱亭空几百闱。朗耀夜深回昼景,清光春晓酿寒威。何时一借阳和力,沛作甘霖润百腓。在紫云书院的背后,是天台和紫云天梯。天台全部用红石垒砌而成,在天台的中间就是李敏的塑像。天台往上,就是著名的紫云天梯。天梯的尽头,似乎是一尊塑像。路边的槲树林槲树树叶走在天梯之上,无意中注意到路边的槲树,突然想起这里就是著名的“万亩槲林”。这紫云山上万亩槲林,素有“江北第一槲林”之称。天梯之上有一大平台,平台之上果然屹立着一尊石像。从基座上“万世师表”的铭文看,这就是至圣先师孔子了。从平台之上极目远眺,附近的雷洞水库就近在眼前。上坡上的在建楼宇却让人有种不舒服的感觉。天台的南北两端,分别塑造了襄县历代名人的塑像。下天台的幽径离开天台,即进入幽深的槲树林中。曲径通幽,令人心旷神怡。路边立着一通残碑,看了碑文令人迷惑,这应该是李敏为一个叫做李膺的将军立的碑吧。紫云山森林公园面积很大,大部分被槲树所覆盖。在槲树林中,现在修建了许多供游人休息的游园。这个十二生肖石像游园,看来是非常受小朋友们喜爱。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了,我也只是在这个森林公园里走马观花了三分之一。希望以后还有时间能慢慢游览。老包坐水牢清代大户人家的绣楼里究竟是啥样?郏县临沣寨里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