郏县水治在规范成效获赞誉河南人客户端
2022/9/26 来源:不详北京青春痘医院哪里好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9206013804347065&wfr=spider&for=pc
映象网讯(记者李学义通讯员龚敬涵)清清河湖水,鸟语花香岸。水治在规范,成效获赞誉。5月7日,平顶山市郏县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河长制湖长制激励市县,是河南省唯一的河长制湖长制先进集体。近年来,郏县不断创新智慧河长监管模式,强力推动河道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推进水系畅通工程,推动河长制由全面建立转向全面见效,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用实际行动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坚持高位推动健全体制机制
郏县县委、县政府将河长制工作摆在改善生态环境、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位置。由县委书记任第一总河长,县长任总河长,相关县级领导为县级河长,坚持全面抓、重点抓、深入抓、创新抓。
组建县河长制办公室。由主管副县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县水利局一名副局长任专职副主任,核定编制10人,每年列支财政预算60万元,招录、抽调水利骨干、专职人员负责日常工作的工作机制,全力助推河长制工作的开展。
优化工作制度。制定完善了《河长会议制度》《督察督办制度》《考核问责和激励制度》《工作信息共享制度》《郏县河长制工作信息报送制度》《验收制度》等25项规章制度,实行联席会议制,专项研究解决全县水域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多元协同治水。探索“河长+检察长”“河长+警长”“河长+综合治理”协作机制,建立信息共享、重大问题联合督办机制,组织水利、公安、检察、环保、林业、执法、发改等部门,集中开展行动,对河道内违法违规餐饮点、违法采砂、河湖清洁等行为进行整治。年以来,共查处涉水案件起,立案19起;扣押无合法来源砂石2.7万方;累计清理河道.9公里,清运垃圾2.9万立方米。
创新“智慧河长”提高监管模式
以“智慧河长”为抓手,将“治水”变“智水”,推进河道管理能力现代化、河道管理工作常态化。建立智慧平台。在全省率先建成首家县级智慧水务(河湖长)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把全县河湖库渠塘信息纳入平台,制成“河湖一张图”,实现各类涉水监测数据可视化。
加强河道视频监控信息化建设。在北汝河重点河段安装62处摄像头和12处红外入侵监控报警系统,对重点河段开展全天候无人机例行巡查;在允许采砂区域设立电子围栏,规避越界开采,发现问题平台将自动报警,实现河湖管理“可看、可算、可调、可查”,确保河道采砂管理不留空挡、不留死角。
完善技防巡查。开发巡河APP,巡河员将日常履职情况能够通过手机APP实时上传平台,实现巡河管理智能化。
立足科学布局规范砂石开采
坚持堵疏结合、科学规划,建立科学开采、持续利用、安全有序的河道采砂管理新秩序。该县完善《郏县加强砂石资源管理的工作方案》,印发《关于加强砂石管理的通告》,成立县环境资源保护综合管理领导小组,抽调公安、自然资源、水利、交通、生态环境等人员组建联合执法大队,对河道及河道以外的耕地、滩涂、建筑工地等的砂石开采行为进行管控。同时,为有效防治非法采砂等涉河违法事项,组建了河道管理所、森林公安局、国有砂石公司、河道专管员、乡村两级河长5支巡河队伍对河道进行巡查、监管,保障河道的正常采砂秩序。
强化水系建设引导群众参与
坚持引水、蓄水、分水、用水、治水、节水的指导思想,以“五横十三纵”水系为筋脉,以现有水库和橡胶坝为枢纽,实施水系连通工程。
实施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去年以来,共整治河流11条,新建塘堰坝35座,改造坑塘29处,新增蓄水万方,惠及周边乡镇约19万人。投资实施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一期工程,从动议到建成通水,仅历时4个月,创造了郏县水利建设的“新速度”。目前,全县三分之一村庄实现了以水绕村、以水靓村。
实施重点水系建设工程。完成了北汝河省级湿地森林公园、蓝河治理、农村饮水安全等重点项目。启动广阔渠和恒压灌区提质增效,通过广阔渠向二十里铺河、青龙河、肖河、蓝河进行补水,新增水面余亩,沿线约15万群众直接受益。目前,在北汝河建成4座橡胶坝,总蓄水量万立方米,新增生态水面近万亩。谋划前坪水库调水入郏、陆浑水库调水济郏工程,建成后可保障北部山岗丘陵区9个乡镇约37.7万人的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实现保护地下水、用水地表化目标。
实施城区生态水系整治工程。布局谋划了全长12公里、总投资18亿元的城区生态水系工程,用源头活水打造清水廊道、生态绿廊,发展沿河生态经济,再现河湖绕城、清波映村的美丽景象。建成2个污水处理厂,保障排污水质达标。
提高群众参与度。围绕群众用水方便、把水留在村庄、田间周边的实际需求,突出群众主体地位,在工程设计初期多次召开不同层次会议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