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列唐宋八大家的四川人,为何去世后葬

2024/12/28 来源:不详

北京怎么治疗白癜风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ob4a5e5/
常言道:落叶归根,魂归故里。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出生于四川眉山的三苏父子却葬在了远离四川千里之遥的河南郏县。那里的“三苏坟”至今仍肃立于春风秋月之下,供人凭吊、缅怀。三苏苏轼(-年)兄弟都在河南做过官,视河南为第二故乡,酷爱河南的山水乡情。年,苏轼、苏辙兄弟双双金榜题名,考中进士。宋仁宗(-年在位)很赏识这对年轻的兄弟,他捋着胡须赞叹道:“我可为后代子孙找到了两个好宰相了!”可是,后来苏轼兄弟不仅没有当过宰相,而且成了统治阶级内部倾轧的牺牲品。年,苏轼受到谏官的弹劾,被贬为汝州团练使,来到河南。在这里,苏轼滋生了对河南的热爱之情。尤其是河南郏县城西北50里的一座小山,更是令苏轼恋恋不舍。此山两峰相对,树木丛生,青松翠柏,猿啸鸟鸣,流水潺潺。看着它,苏轼不禁想起了家乡四川的峨眉山,勾起了眷眷乡情。于是他深情地称它为“小峨眉,并写信告诉苏辙自己死后一定要安葬在这里。后来,苏轼几经宦海沉浮,不幸于年病故于常州。苏辙遵照他的嘱托将其安葬在郏县“小峨眉山下,了却了苏轼生前夙愿。苏轼死后,与哥哥感情甚好的苏辙郁郁不乐,忧愁无欢。不久,他也官场失意,被贬往河南。于是,他携妻子史氏前往“小峨眉山”奠祭亡兄,并相约死后归附其兄,同葬于此。年,苏辙死于许昌,后人遵照遗言,将他葬在郏县“小峨眉山”下。5年后,苏辙妻史氏亡故后也按照生前的誓约,归葬在这里。三苏像元朝至正年间(-年),河南郏县县尹杨允认为苏辙、苏轼兄弟的学问都是得力于其父苏洵老先生的教导,应该将苏洵的墓迁来,三人同葬在一处,后人才好集中缅怀祭奠。所以,他主持在苏轼、苏辙墓旁修建了一座苏洵的衣冠冢。三苏园这样,四川眉山的三苏都葬在了河南。“三苏坟”也成了中原地区一处重要的古迹,人们经常怀着崇敬的心情前往凭吊。当然,三苏归葬河南,除了他们对那里乡土山水的热爱之外,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原因,就是金钱和时间。苏轼、苏辙都颇有文士之风,一向不以银钱为重,故平时积蓄甚少。加上他们死的时候都值遭贬之际,俸禄微薄,囊中空空。后人想把灵柩从千里之外护送回川是很难做到的。而且,苏轼、苏辙都死在夏季,天气酷热,尸体要长时间保存也很困难,如果一定要送回四川,恐怕送不到老家就早已腐烂了。因此,也只好就近安葬。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83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